编者按

甲子正青春,桃李遍五洲。重外的校友人才辈出、群星璀璨,有驻外大使、跨国人才,有科技精英、大国工匠,有学术大师、文艺名家,有金融才俊、商界翘楚,有政府官员、行业骨干,还有扎根基层、青春报国的平民英雄……为讲好重外故事,走近优秀校友,献礼六十华诞,重外特推出“重外之光”,本期分享杰出校友杨国强的成长故事。


【本期校友名片】

杨国强,福彩3d图谜汇总初1979届、高1981届校友。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复旦大学新闻系、美国杜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现任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总监,历任新华社对外部中央外事室主任、中央政文室主任,新华社英语电视台台长,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副总编辑。他曾作为中国主流媒体核心部门的负责人和采访中国最高领导层的专职外事、政文记者,自1986年以来参与报道了有关中国的几乎所有重大的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活动,作品屡获新华社社级好稿、全国人大好新闻、各部委好稿。他作为主笔之一、反映香港回归的《别了,不列颠尼亚》获1998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现被收录为教育部部颁教材之高中语文课本。多次在全国对外传播会议、全国涉外报道专题班、中欧媒体峰会,以及中国传媒大学、上外、川外等高校做有关国际传播、对外新闻、新媒体与电视媒介的讲座。曾随领导人出访几十个国家,平时喜好撰写美食评论。


他是在传媒前沿深耕的探索者,也是在国际传媒播撒爱与微光的爱国者,是“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的力行者,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践行者。他是铭记重外使命的校友,是国际知名的记者,是以文为匠的主笔,他就是现任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总监的福彩3d图谜汇总校友杨国强。



▲1975年,杨国强(第一排右一,小学四年级演出照)


时代的一阵风,吹拂到个人身上,便能生起一股托举的伟力。回忆起自己在重外的求学经历,杨国强动情地说:“要感谢党啊,感谢毛主席,感谢周总理!“时间追溯到1976年,距离周恩来总理在全国首批指导创办七所外国语学校已经过去了十几个春秋,重外在这一年面向工农子弟招生。出身工人家庭的杨国强同父母一道,从红岩村附近的化龙桥搭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当时四川省第一所住读中学一一福彩3d图谜汇总。


▲1981年,杨国强(第一排右二,高中毕业男生合影)


杨国强回忆起学生时代的点滴,许多往事都还历历在目,成为如今弥足珍贵的记忆。其间不乏与良师挚友共历的求索和奋发,也飘摇着纯真年代的梦想与冀望。

他回忆道:“当时的孙老校长可以在早上潜入男生宿舍赶着同学们去做早操!生活老师“严防死守”关隘要道,吆喝着绝不让把饭碗端回宿舍吃饭。大操场坑坑洼洼,周边既是土坎,更是附近农民的采石场,硬是我们两、三届学生一扁担两簸箕、深一脚浅一脚地抹平的。最初在食堂吃饭,与时下的“通吃”不同,是为“蹲吃”——蹲在地上吃,没有桌椅,更谈不上吃饱,全靠饭后一大茶缸的自来水灌饱,还省得把菜里难得一见的油花遗漏!临毕业,伙食费由每月9元涨到11元乃至最后的14元,才开始偶尔的“丰俭由人”,温饱指日可待!”

回忆铺展开来,他继续讲述道:“一到周日(当时只有周日一天是休息日),我们不回家留校苦读的同学,就跑去石桥铺老街尽头的一家小饭馆,大嚼油光可鉴的红烧肥肠!我总是带个大茶缸,压实大半缸子米饭,再来一大勺肥肠——两毛五分钱,必须再加一勺红油汤,吃得那个带劲啊,每周心心念念地祈盼着!小孩儿,没有太伟大的理想,当年就这点事。”

▲1981年,杨国强(第四排左七,高中毕业合影)


谈起在重外遇到的老师,杨国强提到:“我很敬重一位的普通英语教师——陈大品,名气不大,大家感触可能不深。他当过我的班主任,他的一言一行从很细微的地方,润物细无声地感动、鼓励着我,让我们普通学生的心底,自发生出一种自励感。”

“杨国强学英语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这是当年陈大品老师对杨国强的评价。就是这句浅淡的师嘱,竟成为杨国强历经岁月磨砺后日久弥真的处世态度。

“老师都这么说了,那我得对得起老师这句话吧,所以我当年英语考试基本上一直居年级最前列。陈老师的一句话,鼓励了我半生。做人做事,一定细处入手,大处着眼。”重外五年的中学生涯之后,他追随重外学生兼代课老师孙艺风(中国顶级翻译家)的足迹,投在南大英文专业门下,后来又考上复旦新闻系国际新闻双学士(后为研究生班),拓展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1985年,杨国强(第四排左三,南大毕业合影)



▲与一些领导人及名人合影


回望杨国强的记者经历,不乏许多闪着荣光的瞬间:随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次次出访世界各国;对香港与澳门回归、美国历届总统及英国女王访华、中美撞机,APEC领导人峰会、历届党代会、两会、非典、新冠疫情等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报道……他曾获领导人多次表扬;新华社社级好稿、全国人大好新闻、各部委好稿上百篇;被评为新华社—英国汤姆逊新闻基金培训班特优生。为文为匠的一生中,令杨国强最不能忘怀的,是他1997年主笔、反映香港回归的稿件《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报道被评为新华社社级好稿,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后来又入选高中语文课本。

这篇文稿是杨国强1997年于香港回归时与人合作的。据他回忆,当时在香港采访十分艰难、辛苦,起早贪黑地采访各类人物,同时还关注香港媒体的报道。他赴港前在京就参阅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写了八稿。到港后,又写了五稿,前后共十三稿,后有同事参与审改稿。


▲1998年,杨国强获第八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最令人难忘的是在文章反复修改、打磨的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倾注了参与者的所有感情,是呕心沥血完成的,”杨国强讲道。“对于文章的整体构思,我们采用了“趾高气昂而来,铩羽而归”的套路,铺垫以白描、细述、淡味、隽永的手法,还借用了毛主席《别了,司徒雷登》那种辛辣直白的手笔。毛主席的这句话将那种嘲讽、胜利、喜悦之情在瞬间表达得淋漓尽致,既然英美是一家,既然也是一种自豪之情的宣泄,那么这篇文章也是可以借用的。文章的结尾也是特别满意的部分:“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立刻让文章的情态有了历史厚重感,那种胜利的喜悦跃于纸上!”有人这样评论:“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百年沧桑历史如大江大河般奔涌澎湃,但文章笔落之处却是水到渠成般的涓涓细流,似一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淡定平和,似一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质朴。齐太史简之韵,晋董狐笔之魂,足应传千古垂丹青。可惜,今天很难看到这样的文章了!”回归前,杨国强常驻香港两年多,亲身参与了中方与港英当局,特别是与末代港督彭定康的一些激烈的政改斗争,熟悉历史与现实,深谙双方的争斗。在港期间,他亲身感受了国家强盛对于抵御外侮、提振民族威力的重要性,所以采写时更是投入了极深的职业情、民族义,这于采写这篇稿件十分有利。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以文字驾驭时空,被不少评论家誉为传世经典,但他也补充道:“香港到今天为止,矛盾冲突与历史纠葛仍时断时续,还望今后再写出更有力度的文章。”

他深情地介绍:”通过这篇小小的文章,或可从文字、从情感、从历史诸角度,感受当今中国的强盛、中文文字的魅力、民族向心的伟力!”

▲ 2010年,杨国强出席英语电视台开播仪式


多年的记者经历,带给杨国强诸多体悟。作为媒体人,要政治站位高,专业素养强,机警灵敏,同时也需保守机密。

他回忆起之前的经历:“曾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我新闻发言人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当时情况特殊,不许中方记者参加,只许工作人员到场,但不能带录音机,不能记录。大概一个多小时的采访,美方记者提了二三十个问题。随即,我靠记忆整理出两万多字的问答供领导人参考。这就是专业素质,要对政策有把握、很熟悉,要有坚强的记忆力,亦要有相当的文字把控能力。”

退出一线采访后,杨国强调任新华社英语电视台(CNC WORLD)台长。这是新华社主办的面向海外播出的新闻、文化、综合电视台,突出新闻报道、电视元素、全球传播,通过国际视野、中国观察、及时传播、客观表达来解读世界。


▲ 2016年,杨国强在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


2018年,杨国强参与创办新华社英文客户端,打造国家通讯社的英文移动门户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客户端肩负“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使命,面向全世界英文读者全天候发布新闻资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全球资讯。

正如甘地所说:“如同明日将死那样生活,如同永远不死那样求知。”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他强调:“要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热点,跟上时代脚步。”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在母校重外养成的严谨、细致、理性,历经几十年的上下求索后,成了杨国强历久弥真的处世态度。为文为匠的一生中,他始终以拳拳之心,孜孜矻矻地走在一代媒体人的征途中。



作者:高2023届保送班潘渔、曹悦然

出品:福彩3d图谜汇总新闻团

经杨国强校友本人确认

欢迎大家

分享自己的故事

提供校友的线索


点赞(3)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